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召开粮食生产技术集成创新高地建设交流研讨会,东科1188为会议重点观摩品种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部署要求,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动作为,立足科技项目管理职能优势,于8月21日在吉林省公主岭市组织召开粮食生产技术集成创新高地建设暨农业生物育种重大专项展示交流研讨会。中国农业科学院院士万建民,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副司长蒋丹平、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吕修涛及有关同志和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代表,吉林、江苏两省地方政府及科研单位代表,项目承担单位、技术专家、媒体记者等共计80余人参会。
会议现场考察依托长春农高区建设的东北地区粮食生产集成创新高地,重点观摩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耐密宜机收玉米“东科1188”等重大专项产出品种田间表现,深入了解东北地区、黄淮地区两个高地“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功能布局和技术集成情况,并围绕推进高地建设座谈交流。东科1188是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玉米品种,已入选2025年国家农作物(玉米)苗头型品种!
特征特性:春播出苗至成熟126天,比对照先玉335早1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缘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5厘米左右,穗位86厘米左右,成株约19片叶。果穗筒型,穗长22.5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籽粒类型为半马齿型,百粒重41.5克。经鉴定,中抗大斑病,抗茎腐病,感穗腐病,中抗丝黑穗病,感灰斑病。经测定,籽粒容重761克/升,粗淀粉含量75.1%,粗蛋白含量8.5%,粗脂肪含量4.1%。产量表现:参加辽宁省玉米品种绿色通道试验中熟组。2021年区域试验初试平均亩产828.7公斤,比对照先玉335增产8.5%;2022年区域试验复试平均亩产880.1公斤,比对照先玉335增产10.2%;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854.4公斤,比对照先玉335增产9.4%。202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894.3公斤,比对照先玉335增产12.2%。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在肥力中上等的地块种植,密度4500株/亩左右,注意防治穗腐病、灰斑病。
审定意见:适宜在辽宁省≥10℃活动积温2650℃以上的中熟春玉米类型区种植。
上一篇:科技日报 | 东亚种
下一篇:2025年辽宁省农作